banner
KMKMKM

KMKMKM

Layback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jike
twitter

關於汽車行業的思考2/N

已經遞交了簽證申請,並且剛剛做完體檢。希望不要栽在體檢最後一道關卡上……

Jobs to be done#

之前讀過的一本書叫 Jobs to be done. 大概的主旨概括一下就是要科學的衡量產品 / 服務設計和開發過程中各個功能點距離用戶最本質需求的差距有多大,也就是所謂的 Jobs. 書中列舉了很多的分析方法,但是能否落地需要各位在實戰中嘗試使用了。至少在天朝的商業環境下暫時無用武之地。
關於 Jobs 可以舉個例子:人們買鋸子的 jobs to be done 是把木頭以一條直線切斷,具體鋸子重量、舒適度、材質、壽命、外觀、電動還是手動都不是本源,最多只是圍繞本質 job 的周邊屬性。

汽車背後的 Job 是出行#

當下看來,我開始認為這是我對這個行業的膚淺理解,但是對於目前的簡中汽車市場,還是綽綽有餘。不可否認汽車是一個龐大的行業,總歸會有很多各角度的從業者來批判這種論調的理想主義。但我也一直覺得這是一種在簡中世界的畸形市場。

很多人試圖糾正我的想法:汽車企業的 entry barrier 是供應鏈管理,誰管的好誰就能在市場站穩。但也如上一篇文章所說,我相信目前幾家大廠供應鏈都管理的很好,只是管的點不對。

一定程度上 Tesla 的目標確實相對清晰。雖然目前的現金牛大概是車的這條業務線,但也可以從更多周邊業務窺見他們對出行的野心。甚至從 Tesla 的佈局來看,他也許可以改變未來世界能源格局。

為啥一直崇洋媚外#

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各科技行業,我們總會拎出一堆歐美品牌的成績來 "貶低" 民族企業。
謙虛來說,承認技不如人沒有什麼可恥的,重點還是在於能否意識到是怎樣的系統導致了技不如人這個結果。
原因固然是綜合的,但從我過往經歷來看,有一點十分突出,那就是,

運營這個職能

可能由於國內的人力成本相對便宜,銷售運營、用戶運營等等依靠人力代替工具開發的職能越來越多,美其名曰人類的感性可以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但也在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上帶來了很多問題。

產品設計和研發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 "我們有運營團兜底呢,bug 下個版本再修吧"。這一句話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導致產品迭代極慢,速度指數級落後。相反,在人力成本更高的歐美企業,這會成為其推動產品向完美邁進的最強推動力。

最後防杠,不是說 Tesla 沒有運營崗位,只是說沒有那麼多。

之後想研究研究能源這個話題#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